案例中心

杨瀚森陷开拓者内线竞争漩涡:合同保障难掩未来不确定性

2025-08-17 15:08:12



尽管手握 4 年 2139 万美元的新秀合同保障薪资,但中国中锋杨瀚森在波特兰开拓者的未来仍笼罩在迷雾中。据《华盛顿邮报》记者 Ben Golliver 在最新播客节目中透露,杨瀚森团队已清醒认识到球员并非球队长期建队核心,这种定位直接导致其亚洲杯参赛计划被搁置。

一、选秀红利与合同陷阱的博弈

作为 2025 年首轮第 16 顺位新秀,杨瀚森的合同结构暗藏玄机:前两年 442 万和 464 万美元完全保障,但后两年 486 万和 746 万美元为球队选项。这种 "2+1+1" 模式意味着,开拓者将在 2027 年根据其表现决定是否继续投资。值得注意的是,球队为得到他付出了 11 号签加未来选秀权的代价,这种操作在 NBA 历史上极为罕见。

夏季联赛的数据看似亮眼(场均 10.8 分 5 篮板 3.8 助攻 2.3 盖帽),但背后隐藏着深层问题。尽管三分命中率达到 33.3%,但场均 5 篮板对于 2 米 18 的中锋来说显然不及格,且末节体能下降导致关键时刻失误频发。这种表现与开拓者内线重建需求存在微妙矛盾 —— 球队需要的是能护框、抢篮板的蓝领,而非擅长策应的组织型中锋。

二、内线拥挤下的生存法则

开拓者目前的内线配置堪称 "中锋坟场":德安德烈・艾顿(3555 万美元到期合同)、罗伯特・威廉姆斯(1330 万美元到期合同)、多诺万・克林根(3 年保障合同)和杨瀚森形成四级竞争。据《体育画报》消息,球队管理层正积极寻求交易艾顿,以腾出薪资空间和上场时间。这种背景下,杨瀚森的主要竞争对手将变为克林根 —— 这位 2024 年 7 号秀上赛季已展现出稳定的挡拆顺下能力。

更严峻的是战术适配问题。开拓者主帅比卢普斯坚持的 "五外一内" 体系要求中锋具备换防外线的能力,而杨瀚森 3/4 场冲刺 4.7 秒的速度在中锋中排名倒数 15%。这种缺陷在夏季联赛中被无限放大:当他面对鹈鹕的小个阵容时,单场被针对换防导致 5 次犯规离场。

三、中美舆论场的认知撕裂

美国媒体对杨瀚森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。CNN 称其为 "中国约基奇",盛赞其低位脚步和传球视野;但《露天看台》毫不留情地给出 D - 评分,认为开拓者的选择是 "乐透区最糟糕决定"。这种分歧源于其独特的技术特点:CBA 场均 3.5 次助攻的中锋在 NBA 历史上屈指可数,但横移速度不足可能使其成为挡拆防守的漏洞。

中国球迷则陷入甜蜜的矛盾:一方面为其首轮顺位突破欢呼,另一方面担忧其在竞争中掉队。值得注意的是,杨瀚森在国家队的表现已展现出统治力 ——U19 世界杯场均 18.7 分 12.3 篮板 3.8 盖帽的数据,使其成为亚洲唯一入选最佳阵容的球员。这种国际赛场的高光表现,能否转化为 NBA 的生存资本,将成为关键。

杨瀚森陷开拓者内线竞争漩涡:合同保障难掩未来不确定性

四、破局之道:从蓝领到枢纽的蜕变

面对困境,杨瀚森的团队正采取务实策略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其特训计划重点强化三项能力:一是提升核心力量以改善卡位意识,二是优化三分出手姿势(目前存在手肘外翻问题),三是学习快速决策以减少失误。夏季联赛中,他已展现出进步迹象 —— 对阵雷霆时送出 6 次助攻,打破中国球员夏联单场助攻纪录。

开拓者管理层的态度同样关键。总经理克罗宁在选秀夜明确表示:"我们不会交易杨,他是球队未来 5 年的重要拼图。" 这种表态背后,是球队内线年轻化的战略考量 —— 艾顿和罗威的合同到期后,克林根和杨瀚森将组成新双塔。但这种规划能否实现,取决于杨瀚森能否在新秀赛季证明自己的防守价值。

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十字路口,杨瀚森的每一次训练、每一场比赛都将深刻影响其职业生涯走向。当其他中国球员还在为登陆 NBA 苦苦挣扎时,这位 20 岁中锋已站在更高的舞台上,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。他能否复制姚明的成功轨迹,抑或重蹈周琦的覆辙,答案或许将在 2025-26 赛季的常规赛中逐渐揭晓。

易倍emc官网